儿童肾病综合征(NS)是儿童常见的肾小球肾脏疾病,是一组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高,血浆中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特点是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明显水肿和高胆固醇血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单纯型NS、肾炎型NS;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NS三种类型。儿童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微小病变。
肾病综合征能治好吗
1.一般治疗
除高度水肿、高血压外,一般不需绝对卧床。病情缓解后活动量逐渐增加。缓解3~6个月后可逐渐参加学习,避免过劳。
2.激素治疗
激素是肾病综合征最重要的治疗措施,首选泼尼松(强的松)。
肾病综合征初发的治疗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①诱导缓解阶段
足量泼尼松口服,维持6~8周。
②巩固维持阶段
病情缓解后逐步减量。
3.免疫抑制剂
部分病例对激素耐药或依赖,部分病例频繁复发,激素控制不佳时,可根据情况选择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环磷酰胺,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等药物。
4.其他对症治疗
一般应用激素后7~14天内多数患儿开始利尿消肿,可不用利尿剂;但高度水肿、高血压者可使用利尿剂。降压药控制高血压。使用抗凝药防止栓塞。
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
以学龄前儿童多见,3~5岁为发病高峰。男比女多,男:女约为1.5~3.7:1。
水肿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最早为家长所发现。水肿可轻可重,常始自眼睑、颜面,渐及四肢全身。水肿为凹陷性,严重者可出现浆膜腔积液,如胸水、腹水,男孩常有显著阴囊水肿。体重可增30%~50%。严重水肿时,大腿和腹部皮肤可见白纹或紫纹。水肿严重程度通常与预后无关。水肿的同时常有尿量减少。
除水肿外,患儿可出现精神萎靡、倦怠无力、食欲减退,有时伴有腹泻,可能与肠黏膜水肿和伴感染有关,病期久或频繁复发者,可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发育落后等。
肾炎型NS患儿可有血压增高和血尿。部分患儿可出现头痛、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休克、意识不清、抽搐等。
激素治疗过程中,实然出现腰痛伴血尿、血压升高、水肿加重或肾功能恶化,提示肾静脉血栓形成。
继发性NS除有NS的临床表现外,常有原发疾病的表现,如狼疮性肾炎可有皮肤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紫癜性肾炎可有皮肤紫癜、关节疼痛、腹痛等过敏性紫癜表现。
先天性NS常在出生后3个月内发病,并常伴有特殊面貌、母娩大胎盘等。
肾病综合征预防感染
皮肤感染的预防
肾脏是机体排出水分的主要器官,但是当肾脏出现问题时,会造成水分排出不畅,所以水肿也是肾脏出现问题后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肾病综合征的患儿也不例外。水肿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皮肤张力增加,皮下血液无法正常循环,加之低蛋白血症与长期使用激素,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皮肤感染。平时应注意让患儿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定期给患儿翻身和晾晒被褥,保持被褥松软;每天擦洗患儿的腋窝、腹股沟等处。对于水肿严重的患儿,应避免进行肌肉注射。
平时应注意让患儿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尿路感染的预防
蛋白尿是肾病的有一个常见表现,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由于患儿的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菌会“顺势而上”易侵入机体,引发尿路感染。如果孩子患上了肾病综合征要注意保持其会阴部清洁,每天进行清洗,必要时可采取药物预防的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药物对肾脏有损害,在用药前需咨询医生,以便加重病情。
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肾病综合征会导致大量的蛋白丢失,这可诱发机体免疫力下降。由于免疫力下降不能抵抗细菌的侵犯,很容易造成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直接与外界接触,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犯,引发呼吸道感染。因此患儿应适量补充优质蛋白,提高白蛋白水平,同时保持居室内清洁,每天开窗通风换气,不要让患儿去空气质量差的环境。
上述内容就是关于儿童肾病综合征的相关知识了,大家在看完之后是否对儿童肾病综合征有了详细的了解呢,是不是对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和预防都有所认识呢。在发生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时候一定要让患者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疾病预防,这样才能避免疾病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