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还没有生病的时候进补,一方面可以温暖身体的阳气,避免感受寒邪侵袭;一方面也可以储藏能量,以备春天的时候身体的活动运用。这是中医四时养生的方法之一,也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1、合理用药膳。
冬天炖煮食材,除了在药膳里加入当归、人参、黄耆、红枣、枸杞、桂枝、何首乌等中药药材,也可以善用性味温热的干姜、桂圆、羊肉、麻油,顾护脾肾的山药、芡实,或是入肾的黑豆、胡桃、黑芝麻等。
2、避免寒凉食材。
有些食材性味上比较寒凉,例如丝瓜、苦瓜、菜头、大白菜,烹调的时候可以加点温热的姜或蒜来中和寒凉的性味。此外,告别寒凉,冬天也要减少食用生菜色拉,比较凉的水果例如西瓜、水梨等。
3、冬令进补也要注意,要区分体质。
有时候“虚不受补”,一进补反而身体承受不了,太过燥热。在进补前,可以先向专业的中医师咨询,按照体质、精神及环境等因素调整药材,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冬至之日起就进入了“数九寒天”。此时不进补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