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场忠告
一是工作上的成功不能建筑在损害健康的基础上。年轻时大家都有拼劲,即便体力透支,总想着年轻熬几年没关系。但各人体质有差异,有些人确实能挺下来,有些人却会不堪重负,在日后不断显现出后遗症各种慢性病缠身。用健康甚至生命去换所谓的成功到底值不值?我的看法是,为事业打拼是必须的,但每人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做职业规划,如果身体跟不上,宁愿放慢脚步。有句广东话叫“长命工夫长命做”,即不要以为工作是三五年的事,而应该是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因此要均衡着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职场的“科学发展观”。
二是情绪管理为职场人必修课。刚参加工作时,还没完成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当时我就发现自己的一项欠缺:不会管理情绪。职场上总不免遇上高低起伏,有成绩更有不足。出成绩时当然高兴,但一旦发现不足却马上陷入懊恼和沮丧中,我经常在这“冰火两重天”中挣扎,情绪起伏非常大。现在想来,高低起伏其实都是常态,情绪管理的关键在于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表现,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这当然需要时间和历练。
三是合理宣泄负面情绪非常必要。紧张、抑郁、焦虑、易怒等负面情绪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困扰着很多白领,有时恶劣情绪会引发身体不适,甚至导致疾病。如何应对负面情绪?我觉得惧怕和不愿接受都是不对的,首先要使负面情绪合理化,我们产生负面情绪是非常正常的,关键是如何疏导和排解。回想工作的头几年,我不想承认自己紧张、抑郁等情绪,更不愿意向别人诉说,觉得这意味着自己的失败,结果反而使负面情绪更为加重。其实,人人都会有情绪,你要找到宣泄的合理出口,就像“排毒”一样。
二、职场心理健康管理
1、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冒犯自然规律,否则必遭自然法则的***。
2、放慢一下工作速度。如果你被紧张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放慢一下,轻松休息一下,可能你做得更好。
3、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家庭的和睦与事业的成功绝非水火不容,它们的关系是互动的,“家和万事兴”,无力“齐家”,恐怕也无力“平天下”。
4、面对压力要有心理准备,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性和高挑战性,对于由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心理准备,免得临时惊慌失措,加重压力。同时心态要保持正常、乐观豁达,不为逆境心事重重。
5、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作息制度,使生活、学习、工作都能规律地进行。
6、注意培养良好的心态,加强心理修养,养成自己作心理分析的习惯。可以考虑与心理医生交朋友,以期经常得到他们的帮助。
7、要培养自己有一个宽广豁达的胸怀,与人为善,大事清楚小事糊涂。郑板桥一句“难得糊涂”传诵至今,就是因为其中道出了人生至理。
三、职场上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1、首先,应该对竞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应当知道,有竞争,就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对成功者来说,当然是心情舒畅、满面春风、兴高采烈,他们付出的努力和辛勤劳动有了回报。对于失败者来说,关键是正确对待失败,不要从此就灰心丧气,愁容满面,抬不起头来,要有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总结教训,勇往直前。
2、其次,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努力缩小“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在制定目标时,既不要好高鹜远,又不要妄自菲薄,要结合社会的实际与个人的条件,将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理想我”的最终实现。
3、再者,在竞争中要善于审时度势、扬长避短。一个人的需求、兴趣和才能是多方面的,如果注意挖掘,那么很可能会造就“东方不亮西方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这样不仅能增加成功机会,减少挫折,而且为进一步发展和取胜奠定了基础。
当然,竞争未必事事如意,除了自己主观努力外,还取决于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过人最要紧的是要有远大的目标和拼搏精神。
有了这种精神,成功了固然可喜,失败了也问心无愧,如果能从竞争中学到了一些知识,增长了一定才干,那么这种努力就很有价值,谁能说它不是明日成功的开始呢?
四、职场上遭遇挫折了怎么进行心理调节
1、“面子情结”是人性的弱点。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摔倒了怎么办?首先晓刚要抛弃这种死要“面子”的虚荣心理,认真进行自查自省。事情已然发生,重要的是要承认事实,可以细细品味“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认真分析、审视自己受挫的过程,多从自身找原因,克服工作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2、其次,可将心中的苦闷向亲近的人倾诉,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倾诉的时候,心中的痛苦也会随着语言的倾吐而扩散出去。
3、再次,当学会自我安慰。在遭受挫折后,要冷静地看一下周围的人,就会发现其实还有很多人受挫更大、困难更多、处境更差。通过挫折程度比较,将自己的失控情绪逐步转化为平心静气。
4、最后,设定并调整可行的阶段目标。如果职场上的挫折干扰了自己原有的工作步骤,就要反思之前所走的路是否正确。
心理解读:总之,不管当前的挫折处理得怎么样,都要调整心态,放松心情,无论得失都要坦然面对。其实,失败中深藏着求生的意愿、成功的契机和超然的心绪。只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失败,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能“忍辱负重”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