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白话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中年人老年人年龄是怎样划分的

作者:白话网小陈 时间:2025-03-01 13:51:25 浏览:

老年人年龄是怎样划分的

老年人年龄是如何划分的?多种因素与人体衰老有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衰老到底应该从何时算起,很难确定。现在一般学者认为,人的衰老变化从40岁左右就逐渐开始了。但真正影响学习、工作、生活,是从60-70岁开始。许多国家规定60或65岁为退休年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国的传统习惯以花甲之年为老年,即指60岁以上而言。退休年龄最高也是60岁。老年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60-79岁为老年期,80-89岁为高龄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但是某些人主张老年期为60-89岁,长寿期为90岁以上。古代医书《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天年就是指百岁以上的老人。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器官功能的变化。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一般随增龄而缓慢下降。30岁成人约为80岁的老人的一倍,可表现为二种形式。首先是有效生理功能减退。是指不论在基础或负荷情况下器官或组织的功能都有明显的年龄差异的一种状况。如心、肾、肺功能的增龄性下降。其次是负荷生理功能减退。是指在基础和静止状态下,功能差异不大,而在应激和负荷的情况下则显示出减退,或恢复至基础水平时间延长的一种状况。如血糖、体温、血pH、肺功能均有变化是试验后出现的症状等。

2.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细胞衰老是组织、器官衰老的基础。长寿和短命的细胞都会随生物的衰老发生相应的各种退行性变化。①细胞数量减少。例如人脑神经细胞出生时约140亿个,35-40岁后每天约丢失10万个。20-40岁时脑重达最大值,此后随增龄而逐渐减轻,60岁后尤为显著,90岁老人比年轻时最高值减少90-l00克。肝细胞60岁以后减少,70岁后减少明显,85岁时的肝细胞数为45岁的1/3等等。②形态变化。包括细胞膜变形;细胞核增大、核膜内陷、核仁增大、增多;染色体凝集、碎裂和溶解;胞浆残余小体增多,脂褐素进行性积聚、脂质增加,糖原减少,线粒体数目减小;高尔基氏体膜系统肿胀,膜结核碎裂、尼氏小体丧失等等。③细胞功能减退。如老人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免疫功能下降。④细胞分裂时间延长,细胞有丝分裂连续四个阶段G1-S-G2-M所需时间增加。⑤永不衰老的细胞都是异常细胞。有研究表明KeIe细胞(人宫颈癌细胞)体外培养可代代相传,永生不灭,但这种癌细胞的特性只能给人和生物带来疾患,不能永葆青春。衰老和死亡是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⑥细胞增殖能力减退。例如取自成人肺组织的细胞株培养只能20次倍增就停止分裂。供体年龄每增加1岁,细胞的倍增能力就减少20%。

正常细胞培养过程中也会转变成永生细胞,这种水生细胞都是异常细胞。

3.心脏功能。老年人的心脏及血管的结构及机能也增龄而变化,一般从40岁后逐步衰退,60岁后衰退速度加快。例如,由于窦房结P细胞逐渐减少,使老年人的心动过缓,由于心肌细胞类的肌纤维柔顺性减退,使老年人心肌收缩力降低,由于心室内远端易发生传导纤维减少,传导系统及心肌纤维的儿茶酚胺及其受体数目减少,致使心脏在应激时心率增加不足。

血压:随增龄而增高,收缩压每年约递增1.5%,舒张压约递增0.37%,但有个体与地区间差异。

心电图:一般随增龄有轻度的、不定的、非特异性的改变,如ST段压低,QRS和R--T(Q--T)间期延长,T波低平,P--R间期、右束枝传导阻滞等。

心功能:随增龄而减退,如心脏指数,60岁后每年约按0.5--1.4%的速度减退。

心脏和大血管的径线(放射测量):左心室径线和主动脉径线均随龄增大,同时还可见心腔扩大、左室增厚、主动脉增宽等现象。

4.肾功能。肾功能的增龄改变较其他器官更为显著,以B型超声显像测量肾体积随年龄增长而减少,70岁以后减少明显,80岁与20岁相比,肾体积约减少18.1%,解剖学研究表明80--90岁组肾重量比40岁组减少1/2,50岁开始缩小,从病理学研究,正常肾脏从40岁左右开始出现明显的退行性变,80岁以上肾老化更突出,表现为肾血管硬狭窄。

肾小球滤过功能增龄下降的因素有:肾小球数目及肾小球基膜面积随着年龄增长下降;肾小球基底膜总面积减少;肾血流量下降及肾内细小动脉硬化。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如肌酐清除率(cCr),80岁以后约为青年的1/2。男性老人的cCr较女性的略高,与肌肉萎缩程度有关。肾血流量(RPF)也有下降,如以对氨马尿酸清除率(cPAH)作为指标,40岁后每年减少7毫升,这与肾小血管内膜增厚,玻璃样病变等因素有关。40岁以后部分近端肾小管体积减少,远端小管狭窄,此变化与增龄呈直线关系,还可发生间质纤维化,导致肾小管功能减退,15分钟PsP排泄率与青年比较,80岁老人下降20.9%。

5.肺功能。呼吸系统的老化衰退在成年以后即开始,表现为胸廓活动受限,伸缩性差,此与脊柱缩短、弯曲,胸廓前后径增加,肋软骨骨化等因素有关;肺组织萎缩,结缔组织增加,肺泡增大,肺泡膜变薄,弹性变差,内壁显得平滑,肺泡面积减少,呼吸气道阻力增加,与支气管壁逐渐萎缩、小气道周围组织弹性减退、管壁软化等因素有关,这些老化性的改变导致肺功能的减退呼吸困难。例如:肺活量,女性减少21.6毫升,男性每年减少26.4毫升,30岁至80岁约减少50%,平均每年减少约0.65%,最大通气量、二氧化碳弥散量均可随年龄的增加而减低。

6.内分泌功能。老年时期内分泌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例如:肾上腺皮质功能:糖类皮质激素在年龄增长过程中变化不大,但在老人其降解率降低,从而继发地引起分泌率的减少,约为正常成人的2/3。血浆醛固醇浓度相对稳定,但在应激情况下则见降低,老化对肾上腺雄激素的影响较皮质激素大,尿中17羟类固醇排泄量随年龄进行性降低。甲状腺功能,一般认为,随年龄增长,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I131吸收率有所降低,垂体--甲状腺轴的应激能力下降,甲状腺激素在外围组织的降解率降低。胰腺功能: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不受年龄影响,但在糖负荷后,胰岛素释放反应敏感性降低。胰高血糖素浓度在老年人则见升高。性腺功能;男性血清睾丸素浓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促滤胞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浓度则与睾丸酮的降低成比例的增高,50岁后开始下降,由于性激素结合蛋白的增加,所以游离睾丸酮下降得更早。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逐步渐渐降低,FSL和LH呈间歇性分泌,而有月经的妇女仅LH为间歇性。

老人的激素分泌随增龄变化概括起来有3种情况:①分泌低下的激素。如女性闭经后的血中雌激素急速下降,但不下降到零。②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激素。如血中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醛固酮、儿茶酚脑及胰岛素等。③分泌亢进的激素。如因下垂体的促性腺激素,与老年人性激素低下反馈抑制作用减弱有关。黄体生成素、促滤泡激素均有上升,下丘脑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则明显的上升。高血糖素随增龄在老人有增高倾向。

7.消化系统功能。主要改变有:因为老年人牙病发生率高,牙齿松动并多脱落,而至咀嚼功能差。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与分泌功能减弱,唾液、胃液和胰液及肠道等消化酶分泌减少,胃液的pH值升高,胃内盐酸相对缺乏,胃的消化能力减低,肠粘膜吸收功能下降,胆汁量减少且较稠厚,无机盐减少并富含胆固醇有关。消化道的动力尤其是食管和结肠的蠕动较慢,对扩张的反应减弱,肛门括约肌松弛,容易产生便秘和腹泻。胃肠道血管可因动脉硬化、血管栓塞或心力衰竭,低血压等因素导致胃肠道缺血。因缺乏侧枝循环小肠容易发生血管闭塞。肝细胞随增龄而减少,双核或巨核的肝细胞数和细胞核空泡数均增加,肝脏体积缩小,肝血流量随增龄而降低,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降低,肝功能试验异常率增加,容易出现血浆的蛋白量减少。肝糖原减少,可有轻度脂肪沉着等。

8.免疫系统功能。免疫器官、组织及其功能状态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生理衰退,主要表现在免疫预防、免疫平衡和免疫监视三大功能的变化,导致对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染性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患者增多。

脾脏和淋巴结大小基本不变,单位体积脾组织的有活力的T、B细胞相对稳定,淋巴组织内生发中心减少。造血组织中的干细胞总数稳定,在生命全过程中均能不断分裂,在增龄过程中也不丧失分化淋巴细胞能力,但B细胞形成速率有减退,因射线引起的DNA损伤修复能力减弱。免疫器官的增龄改变有,胸腺逐渐萎缩,60岁时仅1克,镜下显示皮质变薄,胸腺细胞与上皮细胞密切接触的特点几乎消失。老人残存的萎缩退化的胸腺组织仍有一定的功能。

免疫功能的增龄改变有:末梢血液淋巴细胞总数减少,有报告说随年龄增长而减少,60岁以上约减少20%。T细胞的功能有:成熟T细胞或反应性淋巴细胞减少,大多学者报告60岁以上老人仅为青年人70%。对促分裂素即有丝分裂原反应降低。迟发型超敏反应降低,免疫记忆消失。细胞酶含量变化:老年时淋巴细胞的腺甘酸环化酶增加,鸟甘酸还化酶下降。产生淋巴因子功能的变化:在老人淋巴细胞诱导趋化因子(LDcF)、白细胞(JL)及T细胞增殖因子(TcGF)伴随老化而低下,而B细胞分化因子(BcDF)能力有所亢进,这与伴随老化自身抗体阳性率上升和血中IgG、IzA上升有关。

B细胞功能:目前对人类研究大多还局限于循环B细胞,其数量在增龄过程中变化不大,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改变与淋巴细胞的改变相似,但总量无明显变化,类型分布呈异常。自身抗体增加:健康人中60岁以上的约有2%,测到项或和多项阳性,如抗甲状球蛋白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抗甲状腺上皮细胞抗体、抗核抗体和抗7-球蛋白分子抗体(RF)等。

M蛋白血症(单株细胞系丙种球蛋白症)出现频率随增龄而上升,表示了细胞克隆的表达从正常的免疫系统控制中脱选出来。淀粉样颗粒:60%的老年人血清中可以出现淀粉样颗粒,而青年献血者血清中仅占3%。组织中淀粉颗粒的沉积与脂褐素类似,随增龄而增多是老化标志。免疫功能增龄改变可能与环境因素和老年者细胞内在因素变化有关。

9.血液系统功能。骨髓老化表现:总容量减缩,造血组织代之脂肪和结缔组织。60岁后约42%为脂肪骨髓,70岁老人的胸骨细胞密度约减少1/2,红细胞寿命正常,脆性下降,钠含量增加,血色素每年下降0.22%,血沉增快,血小板数开始末见明显减少,白细胞数略有减少,但是不明显,粒细胞数变动大,分叶较多的粒细胞占多数。

10.其他器官功能。如神经传导速度30--80岁每年减少13%等等;视敏度每年下降0.3%;听力随年龄减退,骨皮质厚度每年下降4.4%。

标签: 老年人 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