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与“中药”相关的标签
蚌肉(《食疗本草》)【异名】河歪(《本草再新》),河蛤蜊(《吉林中草药》)。【来源】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或褶纹冠蚌、三角帆蚌等蚌类的肉。【动物形态】①背角无齿蚌
蚕蛹(《日华子本草》)【异名】小蜂儿(《日用本草》)。【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蛹。动物形态详"原蚕蛾"条。【采集】由缫丝后的蚕茧中取出,晒干或烘干。【性味】
蚌粉(《日华子本草》)【异名】蚌蛤灰(《千金方》),蜃灰(《纲目》),蚌壳粉(《本草述》),蚌壳灰(《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褶纹冠蚌
蚌兰叶(《广东中药》Ⅱ)【异名】红蚌兰叶(广东中药》Ⅱ)。【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叶。【植物形态】紫万年青,又名:紫擅、紫兰、红面将军、血见愁。多年生草
蚂蝗七(《广西药植名录》)【异名】红蚂蝗七(《广西药植名录》),石螃蟹(《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睫萼长蒴苣苔的根茎。【植物形态】睫萼长蒴
虾蟆肝(《纲目》)【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肝。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功用主治】治蛇咬伤、白屑疮、疔疮。【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或烧存性调敷。【选方】①治蛇螫人
虾筏草(《四川常用中草药》)【异名】水串草。【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岩生柳叶菜的全草。【植物形态】岩生柳叶菜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茎具棱上部及枝均有细曲
虾蟆(《本经》)【异名】蛙黾(《国语》),蝈(《周礼》),蟹蟆(《尔雅》),土蛙(《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全体。【动物形态】泽蛙体长约40~
虾子草(《四川中药志》)【异名】红虾子草(《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的全草。【植物形态】纤花耳草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高约15~40厘米。茎秃
虎膏(《别录》)【异名】虎油(《物理小识》),虎脂(《本草新编》)。【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脂肪油。动物形态详"虎骨"条。【化学成分】体内储存脂肪,熔点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