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与“作用”相关的标签
豆腐浆(《纲目拾遗》)【异名】豆浆(《秘方集验》)。【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制成的浆汁。【制法】参见"豆腐"条。【性味】甘,平。①《药性考》:"味甘微苦,性凉
让闾子(《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让闾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让闾"条。【采集】冬季采收。【性味】苦辛,温。①《本经》:"味苦,微寒。"②《吴普本草》:"苦,小温
让闾《本经》)【异名】让芦(《本草经集注》),让闾草(《千金翼方》),让闾蒿(《广利方》),淹茼(《履?岩本草》),覆闾(《纲目》),臭蒿(《药材资料汇编》)。
视草(《唐本草》)【异名】视荣、视菜(《唐本草》),接水葱(《七卷食经》),鸭仔菜、黑菜、合菜(《福建中草药》)。【来源】为雨久花科植物少花鸭舌草的全草。【植物
见血飞(《贵州草药》)【异名】散血飞、黄椒(《贵州草药》),刺三加,红三百棒(《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刺异叶花椒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刺异叶花椒
覆盆子叶(《本草拾遗》)【异名】西国草(《海上集验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茎叶。植物形态详"覆盆子"条。【性味】《纲目》:"酸咸,平,
中药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河南、四川、陕西等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或盐水炒用。本品又名破故纸。【性味归经】辛
【中文名】补骨脂(《雷公炮炙论》)【类别】果实类补骨脂【异名】胡韭子(徐表《南州记》),婆固脂、破故纸(《药性论》),补骨鸱(《本草图经》),黑故子、胡故子(《
行龟血(《纲目》)【来源】为海龟科动物行龟的血,动物形态详"行龟筒"条。【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微毒。"②《纲目》:"咸,平,无毒。"【功用主治】①陶弘
血风藤(《广西中草药》)【异名】青藤、铁牛入石、青筋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翼核果的根、茎。【植物形态】翼核果木质藤本,高2~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