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与“作用”相关的标签
粘人花根(《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的根,植物形态详"粘人花"条。【采集】秋季采收。【性味】①《贵州民间药物》:"微温,有小毒。"②《贵州草
粗叶悬钩子(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异名】大叶蛇泡?、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九月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八月泡、牛尾泡、大?坛(《广西中草药
粉苞苣(《西藏常用中草药》)【异名】细叶苦菜(《广西植物名录》),杂赤咸包(藏名)。【来源】为菊科植物粉苞苣的全草。【植物形态】粉苞苣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
类梧桐(《云南中草药》)【异名】接骨树(《云南中草药选》),梅芍秒(傣名)。【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类梧桐的根皮或茎皮。【植物形态】类梧桐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
籼米(《本草蒙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籼稻)的种仁。植物形态详"粳米"条。【性味】①《纲目》:"甘,温,无毒。"②《随息居饮食谱》:"甘,平。"【归经】①
粉叶地锦(《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异名】细母猪藤(《贵州药植目录》)。【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粉叶爬山虎的根或藤茎。【植物形态】粉叶爬山虎落叶攀援藤本。幼枝有4~6
米饭花果(《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米饭花的果实。【植物形态】米饭花(《植物名实图考》),又名:珍珠花(《植物名实图考》),夏菠、羊豆饭、小三条筋
米油(《纲目拾遗》)【异名】粥油(《重庆堂随笔》)。【来源】为煮米粥时,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性味】《纲目拾遗》:"味甘,性平。"【功用主治】①《纲目拾遗》:
篦子舒筋草(《四川常用中草药》)【异名】牛肋巴、舒筋草。【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齿牙毛蕨的根茎。【植物形态】齿牙毛蕨高30~70厘米。根状茎斜上或短而横走,疏被褐
篦梳剑(《福建中草药》)【异名】矛叶蹄盖蕨、山鸭蕨、手指甲、舌子风(《广西中兽医药植》),小石剑(《福建中草药》),剑叶卷莲、分金草、叶下青、小金刀、天蜈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