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与“作用”相关的标签
枇杷叶(《别录》)【异名】巴叶(《中药材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枇杷"条。【采集】全年皆可采收,采摘后,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
枇杷叶露(《纲目拾遗》)【异名】枇杷露(《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叶的蒸馏液。植物形态详"枇杷"条。【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平。
板蓝根(《纲目》)【异名】靛青根(《本草便读》),蓝靛根(《分类草药性》),靛根(《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篮和草大青的根;或爵床科植物
构皮麻(《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桑科植物小构树的嫩枝叶、树汁或根皮。【植物形态】小构树,又名:葡蟠、酱叶树、尖叶楮皮。落叶灌木。枝条蔓生或攀援,有乳汁。叶
松鼠(《医林纂要》)【异名】栗鼠(《医林纂要》)。【来源】为松鼠科动物松鼠的全体。【动物形态】松鼠体长18~26厘米,尾长而蓬松,超过体长之半。体形细长,前肢比
松蒿(《贵州草药》)【异名】糯蒿、土茵陈。【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松蒿的全草。【植物形态】松蒿一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全体具腺毛,有粘性。茎直立,上部多分枝。
松球(《纲目拾遗》)【异名】松实(《别录》),松元(《重庆草药》)。【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或马尾松、云南松等的球果。植物形态详"松节"条。【化学成分】种仁含蛋白
中药松节的功效与作用松节为松科植物油松、马尾松、赤松等枝干的结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全年可采,晒干。切片,生用。【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肾经。【功效主治
松根(《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共同属植物的幼根或根白皮。植物形态详"松节"条。【性味】《日华子本草》:"味苦,温,无毒。"【功用主治】治筋骨痛
杯苋(《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异名】蛇见怕(《海南植物志》),镜而草、蛇惊慌、细叶蛇总管、拔子弹草(《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苋科植物杯苋的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