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与“作用”相关的标签
黄开口(《江苏药材志》)【异名】老虎脚迹草(《中国药植志》),见血住(《湖北科技》)。【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轮叶排草的带根全草。【植物形态】轮叶排草多年生直立草
黄堇(《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异名】断肠草(《四川中药志》),黄花鱼灯草、粪桶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石莲(《河南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小花黄
黄刺皮(《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异名】黄三刺皮。【来源】为小檗科植物直穗小檗的茎皮。【植物形态】直穗小檗落叶灌木,高约2米。老枝灰黄色,有稀疏细小疣状突起,刺
黄大豆(宁原《食鉴本草》)【异名】黄豆(《日用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黄色的种子。植物形态详"黑大豆"条。【化学成分】参见"黑大豆"条。【性味】甘
麻黄根(《本草经集注》)【异名】苦椿菜(《大同府志》)。【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及根茎。植物形态详"麻黄"条。【采集】立秋后采挖,去净须
麻腐(《药镜》)【异名】胡麻腐(《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和合绿豆真粉的加工制成品。【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平。"【功用主治
麻花(《别录》)【异名】乌麻花(《千金方》)。【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雄株花枝。植物形态详"火麻仁"条。【化学成分】雌花花穗分泌的树脂含大麻酚、四氢大麻酚、大麻
麻滓(《纲目》)【异名】麻油滓(《千金方》),麻枯饼、芝麻莘(《寿养老新书》),麻或(《纲目》)。【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经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植物形态详
麻根(《本草经集注》)【异名】麻青根(《药性论》)。【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根。植物形态详"火麻仁"条。【功用主治】去瘀,止血。治淋病,血崩,带下,难产,胞衣不
麻油(《本草经集注》)【异名】胡麻油(《别录》),乌麻油(《外台》),脂麻油(《近效方》),香油(苏轼《物类相感志》),生油(《本草衍义》),清油(《岭南卫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