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与“食用方法”相关的标签
葛蕈(《纲目拾遗》)【异名】葛乳、葛花菜(《纲目》),葛菌、红血莲(《四川中药志》),螺丝起(《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蛇菇种植物蛇菇的全草。【植物形态】蛇菇
葛蔓(《唐本草》)【异名】葛藤蔓(《卫生易简方》)。【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藤茎。植物形态详"葛根"条。【功用主治】治痈肿,喉痹。①《唐本草》:"烧为灰,水服方寸
葛粉(《开宝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植物形态详"葛根"条。【化学成分】葛粉的一般分析为淀粉76.144%,蛋白质0.082%,纤维
葛根(《本经》)【异名】干葛(《阎氏小儿方》),甘葛(《滇南本草》),粉葛(《草木便方》),葛麻茹(《陆川本草》),葛于根(《山东中药》),黄葛根(《四川中药志
葛花(《别录》)【异名】葛条花(《中药志》)。【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花,植物形态详"葛根"条。【采集】立秋后当花未全放时采收,去掉梗叶,晒干。【药材】干燥花蕾呈
葛叶(《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葛根"条。【化学成分】叶含洋槐甙0.17~0.35%。【功用主治】①《别录》:"主金疮止血。"②《本草图
葛仙米(《纲目拾遗》)【异名】地耳、地踏菇、鼻涕肉(《野菜博录》),天仙菜、天仙米(《纲目拾遗》),地软、地木耳(《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
葛上亭长(《别录》)【异名】亭长(《本草经集注》),豆蚝(《动物学大辞典》),豆斑蝥(《国药的药理学》),红娘、鸡冠虫(《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芫菁科昆虫豆
落霜红(《江西草药》)【异名】细叶冬青、小叶冬青、细毛全冬(《江西草药》),猫秋子草、疮草(《福建中草药》)。【来源】为冬青种植物落霜红的叶。【植物形态】落霜红
落霜红根(《福建中草药》)【来源】为冬青科植物落霜红的根,植物形态详"落霜红"条。【性味】甘苦,凉。【功用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肺痈,汤火伤,疮疡溃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