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与“食用方法”相关的标签
苦竹沥(《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茎秆,用火烤灼时流出的液汁。植物形态详"苦竹叶"条。【制法】详"竹沥"条。【功用主治】清火消痰,明目利窍。①《别录》
苦竹笋(《本草拾遗》)【异名】苦笋(《食疗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苗。植物形态详"苦竹叶"条。【性味】①《纲目》:"苦甘,寒。"②《本草求原》:"苦
苦甘草(《内蒙古中草药》)【异名】苦豆根(《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根。植物形态详"苦豆子"条。【采集】夏、秋采挖,切片,晒干。【药材】干燥
苦石莲(《增订伪药条辨》)【异名】石莲子(《生草药性备要》),老鸦枕头(《药材资料汇编》),土石莲子、青蛇子(《南宁市药物志》),猫儿核(《广西中药志》),广石
苦碟子(辽宁)【异名】满天星(《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来源】为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的当年生幼苗。【植物形态】抱茎苦荬菜多年生草本,高
苦瓜花(《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花,植物形态详"苦瓜"条。【性味】《闽南民间草药》:"苦,寒,无毒。"【功用主治】①《闽南民间草药》:"止痢
苦瓜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茎。植物形态详"苦瓜"条。【采集】夏、秋采取。【性味】苦,寒。①《陆川本草》:"苦,寒。"②《四川中药志
苦瓠叶(《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壶卢的叶。植物形态详"苦壶卢"条。【功用主治】《滇南本草》:"晒干捣碎为末,盛于磁器内,随身边,或走路口渴,用末一钱
苦瓜子(《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苦瓜"条。【化学成分】含水分8.6%,灰分21.8%,纤维19.5%,碳水化物16.4%,脂肪油3
苦瓜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根,植物形态详"苦瓜"条。【采集】夏、秋采收。【性味】苦,寒。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