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与“食用方法”相关的标签
艾实(《药性论》)【异名】艾子(《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艾叶"条。【采集】9~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性味】①《日华子本草):
舒筋草(《四川中药志》)【异名】千金藤(《四川中药志》),灯笼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青筋藤、毛伸筋(《广西植物名录》),吊壁伸筋草、伸筋草、灯笼勾(
船形乌头(《西藏常用中草药》)【异名】滂噶尔(藏名)。【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船形乌头的全草。【植物形态】船形乌头多年生小草本,高达50厘米。块根常2~3个连生在一
良旺茶(《云南中草药》)【异名】宝金刚、金刚树、白鸡骨头树(《云南中草药》),金刚散、山槟榔(《云南中草药选》),雅害黑(傣名)。【来源】为五加科植物掌叶梁王茶
臭黄荆叶(《分类草药性》)【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叶,植物形态详"臭黄荆子"条。【采集】4~7月采。【功用主治】①《分类草药性》:"涂疮生肌。"②《重庆草
臭黄荆子(《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果实。【植物形态】臭黄荆,又名:斑鹊子、斑鸠站。灌木,高约4米。小枝圆柱形,灰褐色,嫩时多柔毛,富含粘液
臭黄荆根(《分类草药性》)【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根,植物形态详"臭黄荆子"条。【采集】9~10月采。【性味】①《分类草药性》:"性凉。"②《四川中药志》
臭苜蓿根(《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根。植物形态详"辟汗草"条。【采集】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化学成分】同属植物白香草木犀根含氯原酸、咖啡
臭茉莉(《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马鞭草科檀物臭茉莉的根与叶。【植物形态】臭茉莉,又名:臭矢茉莉(《岭南采药录》),蜻蜓叶、老虎草、小将军、大髻婆、过墙风、冬
臭草(《生草药性备要》)【异名】臭艾(《广西中药志》),小香草(《广西植物名录》),荆芥七(《广西中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芸香的全草。【植物形态】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