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与“食用方法”相关的标签
白花果(《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异名】称杆红、红果树。【来源】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的叶、花、果。【植物形态】厚皮香小乔木或灌木,高3~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无毛
白芥(《唐本草》)【异名】胡芥(《蜀本草》),蜀芥(《纲目》)。【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茎叶。【植物形态】白芥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较粗壮,高达1米,全体被
白花丹(《生草药性备要》)【异名】山坡芩、假茉莉、总管(《生草药性备要》),千里及、乌面马(《植物名汇》),白雪花(《广州植物志》),野苜莉、隔布草(《福建民间
白花夏枯草(《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异名】白甜蜜蜜(《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异叶青兰的全草。【植物形态】异叶青兰,又名:白花枝子花。多年
白芍药(《本草经集注》)【异名】金芍药(《安期生服炼法》),白芍(《药品化》)。【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植物形态】芍药(《诗经》),又名:离草
白芥子(《唐本草》)【异名】辣菜子(《中药志》)。【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植物形态详"白芥"条。【采集】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脂麻(《本草衍义》)【异名】白油麻(《近效方》),白胡麻(《纲目》)。【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白色种子。植物形态详"黑脂麻"条。【化学成分】种子含水分5.4
白背叶(《贵州草药》)【异名】三条筋、三根筋、香叶、糯叶(《贵州草药》),湄潭台乌(《贵州药植目录》)。【来源】为樟科植物峨嵋山胡椒的根和叶。【植物形态】峨嵋山
白背杨(《广西植物名录》)【来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的叶。【植物形态】银白杨乔木,高10~35米。幼枝密生白色绒毛;冬芽圆锥形,有白色绒毛,或仅边缘有细柔毛。单
白胶香(《唐本草》)【异名】枫香脂(《唐本草》),枫脂(《通典》),白胶(《儒门事亲》),芸香(《本草原始》),胶香(《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