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与“食用方法”相关的标签
海木(《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异名】鸡波(傣名)。【来源】为楝科植物鹧鸪花的根。【植物形态】鹧鸪花乔木,高达10米。枝光滑,有少数皮孔。单数羽状复叶,长10~3
海尼豆瓣绿(《云南中草药》)【异名】狗骨头、散血丹。【来源】为胡椒科植物海尼豆瓣绿的全草。【植物形态】海尼豆瓣绿半肉质草本,高5~17厘米。茎直立,圆柱形。三叶
臭梧桐【性味归经】:辛、苦、甘,凉。归肝经。祛风湿。【中药功用】: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为取其祛风湿之效。单用,或与稀莶草配伍,即稀桐丸。煎汤洗湿疹
海带根(《福建《医药卫生》)【来源】为海带科植物海带的根。植物形态详"昆布"条。【采集】夏、秋两季收获海带,加工时剪下根蒂,晒干。【功用主治】治慢性气管炎,咳嗽
海带(《嘉钓本草》)【异名】海马蔺、海草(《东北药植志》)。【来源】为大叶藻科植物大叶藻的全草。【植物形态】大叶藻(《本草拾遗》)多年生沉水草本。根茎横卧,白色
海南韶(《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异名】山胡椒。【来源】为胡椒科植物海南韶的茎、叶。【植物形态】海南韶草质或木质藤本。枝干时黄绿色,有细条纹。单叶互生,薄革质
海参(《本草从新》)【来源】为刺参科动物刺参或其他种海参的全体。【动物形态】刺参(《本草从新》),又名:沙?、海鼠。体长筒状,长20~40厘米,宽3~6厘米,横
海参肠(旅大《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来源】为刺参科动物刺参或其他种海参的肠。动物形态详"海参"条。【采集】将海参肠洗净,阴干。【化学成分】干肠含钒率为百万
浮萍(《唐本草》)【异名】苹(《尔雅》),水萍、水花(《本经》),浮?、碎(《尔雅》郭璞注),萍子草(《补缺肘后方》),水白、水苏(《别录》),小萍子(《本草拾
海人草(《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松节藻科植物海人草的藻体。【植物形态】海人草藻体丛生,高5~25厘米,暗紫红色,软骨质,不规则的叉状分枝。固着器为盘状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