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与“食用方法”相关的标签
桄榔子(《开宝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桄榔的果实。【植物形态】桄榔(《广志》),又名:姑榔木(《临海异物志》),面木(《洛阳伽蓝记》),董棕(《卮言》),铁
桄榔面(《本草拾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桄榔树干髓部的淀粉。植物形态详"桄榔子"条。【采集】将树干割断,去皮,取髓部晒干,磨粉。【性味】《纲目》:"甘,平,无
桃花(《本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花。植物形态详"桃仁"条。【采集】3月间桃花将开放时采收,阴干,放干燥处。【化学成分】桃花含山柰酚、香豆精。白桃花
桃茎白皮(《别录》)【异名】桃皮(《本草经集注》),桃树皮(孙思邀),桃白皮(《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去掉栓皮的树皮。植物形态详"桃仁"条。
桃金娘花(《纲目拾遗》)【异名】岗?花(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花,植物形态详"山?子"条。【功用主治】①《纲目拾遗》:"行
桃枝(《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嫩枝。植物形态详"桃仁"条。【性味】《本草蒙筌》:"味苦。"【功用主治】治心腹痛及匿疮。《纲目》:"治疰忤心腹痛,
桃根(《证类本草》)【异名】桃树根(《圣惠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桃仁"条。【采集】全年可采。【性味】(纲目》:"苦,平,无
桃耳七(《陕西中草药》》【异名】铜筷子(《陕西中草药》),小叶莲(《西藏常用中草药》),鸡素苔(《甘肃卫生通讯》(4):37,1972),奥勒莫色罗玛琼瓦(藏名
桃胶(《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植物形态详"桃仁"条。【采集】夏季采收,用刀切割树皮,待树脂溢出后收集。水浸,洗去杂质,晒干
桃南瓜(《中医杂志》)【异名】金瓜、鼎足瓜(《中国蔬菜栽培学》),看瓜、吊瓜(《中医杂志》),红南瓜。【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桃南瓜的果实。【植物形态】桃南瓜一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