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与“食用方法”相关的标签
杏仁(《本草经集注》)【异名】杏核仁(《本经》),杏子(《伤寒论》),木落子(《石药尔雅》),苦杏仁(《临证指南》),杏梅仁(《浙江中药手册》)。【来源】为蔷薇
杏叶(《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叶。植物形态详"杏仁"条。【化学成分】含芸香甙、硝酸盐还元酶。【功用主治】治目疾,水肿。①《滇南本草》:"敷大
杏叶防风(《滇南本草》)【异名】骚羊古、瘙疡股(《草木便方》),蜘蛛香,山当归(《分类草药性》),小菊花、山茴香、大寒药(《贵州民间方药集》),九月白花草、天蓬
李树胶(《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树脂。植物形态详"李子"条。【采集】在李树生长繁茂的季节,收采树干上分泌的胶质,晒干,除去杂质。【性味】《纲目》:"苦
李核仁(《吴普本草》)【异名】李仁、李子仁、小李仁(《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种子。植物形态详"李子"条。【采集】6~7月采收果核。洗净,击破外
李根(《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根,植物形态详"李子"条。【采集】9~10月采。【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②《滇南本草》:"性寒,味
李根皮(《别录》)【异名】甘李根白皮(《金匮要略》)。【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根皮的韧皮部。植物形态详"李子"条。【性味】苦咸,寒。①《别录》:"大寒。"②《药性
李子(《滇南本草》)【异名】李实(《别录》),嘉庆子(《两京记》)。【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果实。【植物形态】李(《诗经》)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无毛,红棕
李树叶(《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叶。植物形态详"李子"条。【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无毒。"②《纲目》:"甘酸,平,无毒。"【功用主治】治
杉木节(《本草图经》)【异名】杉节(《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杉科植物杉枝干上的结节。植物形态详"杉木"条。【功用主治】治脚气,痞块,骨节疼痛,带下,跌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