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与“食用方法”相关的标签
高梁根(《纲目》)【异名】蜀黍根、瓜龙(《纲目》),高梁七(《贵州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根。植物形态详"高梁"条。【性味】《贵州草药》:"味甘,性
高粱泡叶(《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高梁泡的叶,植物形态详"高梁泡根"条。【采集】夏、秋季采。【功用主治】治外伤出血,肺病咳血。【选方】①治外伤
高粱泡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高梁泡的根。【植物形态】高梁泡,又名:十月苗、寒泡刺、寒扭、倒水莲、乌泡?,小漂沙、乌壳子。常绿蔓生灌木,高
高山黄华根(《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的根,植物形态详"高山黄华"条。【采集】8~9月采挖。【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功用主治】截疟,清
高山羊不吃(《四川常用中草药》)【异名】山香(《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埃氏紫堇的根和根茎。【植物形态】埃氏紫堇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高山黄华(《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的花、果。【植物形态】高山黄华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茎直立,被开展的长柔毛。小叶3,长椭圆状倒卵
骨节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异名】笔杆草、笔筒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节节菜(《中国药植图鉴》),洗碗草(《闽东本草》),接骨筒(《实用中草药》)。【来源】
骨碎补(《本草拾遗》)【异名】猴姜、胡狲姜(《本草拾遗》),石毛姜(《日华子本草》),石庵闾(《开宝本草》),过山龙(《植物名实图考》),石岩姜(《草木便方》)
骡宝(《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马科动物骡或耖蜴的胃结石。【动物形态】①骡(《吕氏春秋》)为公驴和母马的杂交种。体形偏似马,叫声似驴;颈上缘毛、尾毛及耳长,则介
骨碎补毛(《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或中华槲蕨根茎上的鳞片。植物形态详"骨碎补"条。【功用主治】治外伤出血及火伤。【选方】①治外伤出血:骨碎补